今年的1月18日,中国经济网发了条新闻:据南非当地媒体17日的报导,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,去年全年共约有15%的学生辍学。
然而今天的南非学生总数为1400万,百分之十五就是两百一十万,南非一共才五千九百万人口,现在这么一大群正值青壮年的游民无事可做,一定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。
再一看新闻果不其然,1月7日,网络上就发布了南非媒体报道的:约堡治安不靖,要求华商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的重大提醒。
南非,这个过去黑非洲最耀眼的经济新星,媒体报道中非洲唯一的“发达国家”,金砖五国的佼佼者之一,真实经济状况到底怎样,它今天的失败真是由曼德拉政府造成的吗?
今天冷先生就带大家一探究竟,前请提醒:本期内容很可能颠覆您对南非的以往认知。
01
说起南非的经济,就不得不提它国家的发展史。
第一次南非成为全球焦点是在1899年,那年后到的英国殖民者和先到的荷德殖民者——即布尔人为南非的主权问题打了一仗,结果是英国人惨胜,捏着鼻子承认布尔人的自治权。
明面上看起来这是一场布尔人为抗击英国殖民者的伟大战争,但在冷先生眼里,它却和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日俄战争属同一个性质。
为啥,因为所有人都记住了英国人和布尔人,偏偏忘记了这块土地的原来主人——黑人。
从17世纪开始,欧洲荷德殖民者通过百余年的烧杀抢掠鸠占鹊巢,把南非本土的桑族人,班图人视作牛马,残酷奴役,但说到底还是上不得台面的偷偷干。
现在英国人宣布布尔人自治,相当于间接上承认了布尔人的主人地位,那有了日不落帝国的背书,布尔人肆无忌惮地撕下了“友善”的面具,把种族歧视彻底放上了台面。
所谓种族歧视,归根结底是经济方面的歧视。当时的南非经济靠两方面支撑:一个是农牧业,一个是采矿业,咱们细细来说。
首先农牧业方面,和美国人一样,南非白人的经营方式以大农场种植业为主,一两个白人管着乌泱泱一大片黑人,尽管南非在1834年废除了奴隶制度,但由于白人掌握暴力,黑人压根就掌握不了土地。
截止到1920年,南非的农业经济占总经济规模的20%,而在这20%中,白人控制的土地占据了7成以上。
接着是矿业,当年英国人发动英布战争的直接原因,就是在布尔人控制境内发现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金矿——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。
而除了金矿之外,钻石矿,金刚石,锰矿,铬矿世界储量第一,全国上下五十五种矿藏储备遍及国土各大角落,堪称世界宝库。
如此之多的矿物当然不可能由白人开采,劳动力清一色的是黑人。
20世纪初,采矿业为南非提供了50%以上的经济规模,黑人照旧分不到一杯羹。
那么说到这里,肯定有人要问,当时南非到底有多少白人呢?冷先生告诉大家,100万,而当时南非的总人口为1000万,相当于1个白人统治9个黑人。
如果说19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头十年,南非的种族压迫还只是在经济领域,那么自1913年《原住民土地法》出台起,种族歧视作为南非白人官方意识形态,被真正意义上确定了下来。
1913年,南非政府宣布任何黑人不得买田购地,违反者将受到牢狱之灾。
紧接着是1924年,南非颁布《工业调停法》,黑人不得担任任何技术性及管理性职位,白人对这些岗位具有垄断权。
1949年《禁止通婚法》,严禁黑人白人通婚,1953年《版图教育法》,剥夺黑人与白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利......
凡此种种,直到1991年种族隔离解禁,500万人口的白人政府通过100多项法律早就将三千七百万黑人剥削得干干净净。
02
那么现在问题来了,按理说种族隔离之下的南非经济应该极端落后才对,可为啥网上很多人盛赞白人经济搞得好呢?
第一,南非政府的统计方法很诡异:黑人有时候算人有时候不算人。
啥时候算人?统计国民生产总值的时候算人;啥时候不算人?谈及人均GDP的时候不算人。
说得具体点,南非白人政府拥有着八成以上黑人生产的财富,然后向全世界宣布:咱们南非已经成发达国家啦。
我也不是信口开河,一样用数据说话。上个世纪末,世界对发达国家的定义要求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。
1991年,南非GDP规模为1239亿美元,总人口四千二百万,算下来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。
但如果抛掉黑人只算白人呢?1239亿除以五百万,好家伙人均两点四七万美元,按标准妥妥的发达国家啊。
哎呦喂,白人老铁,您这数学学的可真不赖,感情黑人成了薛定谔的人,算不算人纯看当局的需要。
咱国内有无良自媒体造谣。具体是哪篇文章咱就不说了,该文章又是说当年南非经济好到能搞核弹,又是说曼德拉政府咋咋毁了经济,就差把白人政府描绘成黑人大救星了。
当时这篇文章在国内的贴吧,BBS,铁血等平台传播甚广,误导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读者。
俗话说得好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,我们慢慢来看。
首先是核弹问题,南非的核武计划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,最终在1979年爆炸了一颗当量约为4000吨的原子弹。
但这颗原子弹的技术来源并不是南非自己,而是源于北约。
英美资本主义阵营为了应对苏联在非洲大陆的势力扩张,有计划地授予了南非这么一出核武表演。
所以这才能解释得通为啥南非后来又“放弃”核武器,这玩意本就不是你的,苏联一躺欧美根本没有必要让你保留核武器。
接着是曼德拉政府不懂经济。明面上看,南非经济的下跌是从1995年开始这不假,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,白人政府在八十年代末经济其实就已经外强中干。
1981年,南非的外债为187亿美元,到了1985年,外债规模达到270亿美元,占到了总GDP的50%。1990年,南非累计失业人口17.37万人,两年后这个数字翻了近一倍,为31.33万人。
而整个八十年代,南非的失业率14.7%,刚好是去年四月份美国第一波疫情时的水平。
那么曼德拉啥时候上台的?1994年,讲道理,咱们不能把南非的经济问题全部推到一个还没上台的人身上,不然就算编故事,你也得讲基本逻辑对不?
03
事实上,曼德拉以及后来的黑人政府,在经济领域非但不是一无是处,反而比白人政府更有作为。
1991年,白人政府的制造业增速跌落谷底,为负的百分之四点五七,1994年曼德拉政府上台,该年制造业增速在2.7%,转过年后一路飙升至6.5%。
再说说出口,1996年,南非的制造业出口首次突破总出口额的30%,其中四分之一的产品销往非洲各地,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该年南非的矿产出口总额从1994年前占比50%以上,首次下降到占比45%以下,预示着南非出口升级之路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或许看到这里,有人会提问:按冷先生你这说法,南非的经济应该蒸蒸日上呀,为什么今天的南非犯罪分子横行,经济状况极差呢?
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术问题,但本质上就一条原因:欠债太多。
不是经济债,而是教育债,思想债,文化认知债。
还是那句话,国家的发展上限由精英决定,而国家的发展下限由普通人决定。
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南非占主体民族地位的黑人经历了八十多年的种族压迫和歧视。
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教育,更无法适应现代经济高度细化的社会分工,纵使白人被赶跑,他们也无法全盘接手白人留下的所有产业。
这个责任在前白人政府身上,不在今天黑人执政者手里。
冷先生也始终认为,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没有优劣之分,是特定历史和地理条件造就了今天的不平等。
南非黑人通过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,这本是一件我们中国人最感同身受,最能产生共情的事情,怎么就成为了今天某些无良媒体笔下被讽刺和嘲笑的对象了呢?
这就好比一个西方人当着你的面说,要是日本人统治了中国,你一定会过得比今天舒服,我想稍微有点民族自豪感的人,都会直接上去和他干一架,而不是在边上附和“是呀,你说的太对了。”
作者:金陵风语